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土壤測試儀對藏北高原土壤狀況的分析
土壤測試儀對藏北高原土壤狀況的分析
來源: http://www.gxhygz.com/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15-12-21 閱讀次
藏北高原的土壤生態環境是非常脆弱的。為了保護當地的原生態環境,當地工作人員使用土壤測試儀對土壤環境進行全面的監測和分析,以期對當地的土壤環境和原生態植被進行保護。
土壤測試儀可以檢測土壤溫度、濕度、養分、鹽分以及酸堿等各種土壤因素,為土壤生產能力和退化提供評價指標,在藏北高原的土壤、植被、大氣界面的物質和能量交換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使用土壤測試儀對藏北高原5-10月的土壤環境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的結果。
5月底,大部分地區月平均溫超過0度,藏北高原西北部及北部地區即昆侖山區、唐古拉山脈一帶,高海拔地區土壤開始解凍,地表較濕潤,干旱主要發生在西部尼瑪縣及西南部班戈、申扎部分地區。6月份隨著溫度的升高,西南部地區的土壤干旱情況開始擴大,班戈、申扎、尼瑪以及雙湖的大部分地區歸一化植被指數值超過0.65,土壤濕度很低,中部的安多、那曲縣部分地區土壤也開始出現干旱,只是東部地區及唐古拉山脈一帶土壤仍較濕潤。7月中旬進入雨季,溫度升高的同時降水也迅速增加,植被生長開始接近最佳狀態,中部草甸、草原區的土壤干旱得到緩解,只是在申扎和尼瑪西部地區仍然干旱,此外昆侖山區及可可西里一帶由于荒漠覆被土壤濕度較低,研究區歸一化植被指均值從6月份的0.6下降到0.54左右,這也與植被對溫度的緩解效應有一定的關系。從檢測結果可以看出,隨著植被生長開始衰退,部分地區土壤旱化開始加劇,藏北西部及西南部地區出現土壤濕度較低的現象。9、10月份,隨著植被的枯黃、降水減少,土壤干旱延續到色林錯湖流域以及那曲、安多部分地區,而高海拔的昆侖山區及唐古拉山等高寒地區,由于氣溫下降其蒸散發作用降低,且增加的臨時性降雪融化,使土壤濕度稍微增加。
以上就是使用土壤測試儀對藏北高原的土壤環境進行分析的結果,當地的工作人員可以遵循這樣的規律對藏北高原的原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和治理,為我們國家的生態環境保護做出應有的貢獻。
土壤測試儀可以檢測土壤溫度、濕度、養分、鹽分以及酸堿等各種土壤因素,為土壤生產能力和退化提供評價指標,在藏北高原的土壤、植被、大氣界面的物質和能量交換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使用土壤測試儀對藏北高原5-10月的土壤環境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的結果。
5月底,大部分地區月平均溫超過0度,藏北高原西北部及北部地區即昆侖山區、唐古拉山脈一帶,高海拔地區土壤開始解凍,地表較濕潤,干旱主要發生在西部尼瑪縣及西南部班戈、申扎部分地區。6月份隨著溫度的升高,西南部地區的土壤干旱情況開始擴大,班戈、申扎、尼瑪以及雙湖的大部分地區歸一化植被指數值超過0.65,土壤濕度很低,中部的安多、那曲縣部分地區土壤也開始出現干旱,只是東部地區及唐古拉山脈一帶土壤仍較濕潤。7月中旬進入雨季,溫度升高的同時降水也迅速增加,植被生長開始接近最佳狀態,中部草甸、草原區的土壤干旱得到緩解,只是在申扎和尼瑪西部地區仍然干旱,此外昆侖山區及可可西里一帶由于荒漠覆被土壤濕度較低,研究區歸一化植被指均值從6月份的0.6下降到0.54左右,這也與植被對溫度的緩解效應有一定的關系。從檢測結果可以看出,隨著植被生長開始衰退,部分地區土壤旱化開始加劇,藏北西部及西南部地區出現土壤濕度較低的現象。9、10月份,隨著植被的枯黃、降水減少,土壤干旱延續到色林錯湖流域以及那曲、安多部分地區,而高海拔的昆侖山區及唐古拉山等高寒地區,由于氣溫下降其蒸散發作用降低,且增加的臨時性降雪融化,使土壤濕度稍微增加。
以上就是使用土壤測試儀對藏北高原的土壤環境進行分析的結果,當地的工作人員可以遵循這樣的規律對藏北高原的原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和治理,為我們國家的生態環境保護做出應有的貢獻。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技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