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根毛的概念和發生過程介紹
根毛的概念和發生過程介紹
來源: http://www.gxhygz.com/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13-07-04 閱讀次
根毛位于土壤下,以前限于設備原因,對其研究不方便,現代借助根系分析系統可以極方便的研究根部,通過長期研究,下面將根毛的概念和發生過程分享給大家。
(一)根毛的概念
根毛是根的某些表皮細胞所特化而成的一種成熟的吸收組織,根上覆被根毛是根區段成熟的典型特征。小麥初生根或次生根(甚至它們的分枝)尖端的成熟部位(除去最靠近頂端分生組織以外的長為0.1—1.5M的尖端部分)都可產生根毛,但初生根單位表面積上的根毛數比次生根的為少;一株小麥根上的根毛很多,每平方毫米達數百條,所有根毛相連接之總長可達10km以上。因此,根毛的發生就使得根系總表面積顯著擴大,吸收功能大大增強。
(二)根毛的分化、形成過程
早在表皮細胞伸長的時候,根毛就已開始分化。其形成過程大致可以概括如下:成熟區大部分富含RNA的生毛細胞,即短細胞的一角或中部向外突出而形成半球形突起.以后該突起逐漸管狀延伸而形成具有頂端封閉結構的、無分校的長管狀根毛。有關研究結果表明,根毛的長度一般為0.5—10mm,直徑約5—17um。根毛生長速度迅速但壽命較短,單個根毛(細胞)的功能期僅為10—20d或更短。一般較老齡根段上的根毛都已失去吸收功能,并逐漸萎縮、死亡、剝落。但在條件適宜時.老根上的根毛也可以生存得比較長久,不過它們業已失去了吸收功能。隨著分生區衍生細胞不斷增大和分化,以及伸長區不斷向后延伸,新根毛則在仲長區上部重新產生并替代已經枯死的根毛。新老根毛更替和根毛發生部位變換的結果,使根毛區隨根的生長發育進程而向土層深處推移。由于根毛細胞外壁含有纖維素、果膠質和角質層,粘性較大,因此,當不斷向前延伸并穿透土壤時,根毛上就常附著有大量土壤顆粒。根毛粘附土粒現象有利于很系發揮其吸收與固著等功能。
(三)根毛發生與功能的影響因素
根毛發育受環境條件影響較大。田問試驗結果表明,根毛對土壤濕度的變化反應十分敏感。濕潤的土壤條件下,根毛發生較多;土壤干旱或漬水條件下,根毛發生較少。值得關注的是,土壤干旱或植株體內水分供應不足常導致根毛功能喪失,繼之萎蔫、枯死,這種情況下即使迅速復水也只有在數日后才會有新根毛發生。馬元喜等對扎入地下濕氣室中根系的觀察結果指出.根毛從發生到顯現彎曲的日數(正常生活期)隨環境溫度等條件的變化而不同,11、12月份和翌年1、2、3、4月份平均分別為15.2、20.9、25.0、18.5、0.5、10.3d以上觀察結果與河南省鄭州地區月均溫變化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即溫度較低時根毛生活期較長;反之按短。另據觀察,玻璃壁內絕大多數根毛在抽穗前均白色透明、形態正常,即便是一、二次分枝根的根毛也是如此;但在開花以后,大部分根毛很快萎縮變黃。除土壤濕度和溫度以外.土壤類型及質地、土壤肥力狀況,以及耕作與栽培措施等因子,對棍毛的產生及其功能的發揮等也都具有重大影響。
(一)根毛的概念
根毛是根的某些表皮細胞所特化而成的一種成熟的吸收組織,根上覆被根毛是根區段成熟的典型特征。小麥初生根或次生根(甚至它們的分枝)尖端的成熟部位(除去最靠近頂端分生組織以外的長為0.1—1.5M的尖端部分)都可產生根毛,但初生根單位表面積上的根毛數比次生根的為少;一株小麥根上的根毛很多,每平方毫米達數百條,所有根毛相連接之總長可達10km以上。因此,根毛的發生就使得根系總表面積顯著擴大,吸收功能大大增強。
(二)根毛的分化、形成過程
早在表皮細胞伸長的時候,根毛就已開始分化。其形成過程大致可以概括如下:成熟區大部分富含RNA的生毛細胞,即短細胞的一角或中部向外突出而形成半球形突起.以后該突起逐漸管狀延伸而形成具有頂端封閉結構的、無分校的長管狀根毛。有關研究結果表明,根毛的長度一般為0.5—10mm,直徑約5—17um。根毛生長速度迅速但壽命較短,單個根毛(細胞)的功能期僅為10—20d或更短。一般較老齡根段上的根毛都已失去吸收功能,并逐漸萎縮、死亡、剝落。但在條件適宜時.老根上的根毛也可以生存得比較長久,不過它們業已失去了吸收功能。隨著分生區衍生細胞不斷增大和分化,以及伸長區不斷向后延伸,新根毛則在仲長區上部重新產生并替代已經枯死的根毛。新老根毛更替和根毛發生部位變換的結果,使根毛區隨根的生長發育進程而向土層深處推移。由于根毛細胞外壁含有纖維素、果膠質和角質層,粘性較大,因此,當不斷向前延伸并穿透土壤時,根毛上就常附著有大量土壤顆粒。根毛粘附土粒現象有利于很系發揮其吸收與固著等功能。
(三)根毛發生與功能的影響因素
根毛發育受環境條件影響較大。田問試驗結果表明,根毛對土壤濕度的變化反應十分敏感。濕潤的土壤條件下,根毛發生較多;土壤干旱或漬水條件下,根毛發生較少。值得關注的是,土壤干旱或植株體內水分供應不足常導致根毛功能喪失,繼之萎蔫、枯死,這種情況下即使迅速復水也只有在數日后才會有新根毛發生。馬元喜等對扎入地下濕氣室中根系的觀察結果指出.根毛從發生到顯現彎曲的日數(正常生活期)隨環境溫度等條件的變化而不同,11、12月份和翌年1、2、3、4月份平均分別為15.2、20.9、25.0、18.5、0.5、10.3d以上觀察結果與河南省鄭州地區月均溫變化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即溫度較低時根毛生活期較長;反之按短。另據觀察,玻璃壁內絕大多數根毛在抽穗前均白色透明、形態正常,即便是一、二次分枝根的根毛也是如此;但在開花以后,大部分根毛很快萎縮變黃。除土壤濕度和溫度以外.土壤類型及質地、土壤肥力狀況,以及耕作與栽培措施等因子,對棍毛的產生及其功能的發揮等也都具有重大影響。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設施內的降溫保護和變溫管理
- 下一篇:依據光照進行植物分類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技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