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中德現代農業示范農場的喜人成果
中德現代農業示范農場的喜人成果
2008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食品、農業與消費者保護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共同合作運作中德現代農業示范農場,德國農業協會(DLG)和AFC國際咨詢機構聯合執行。中方提供1,000公頃的試驗土地和農業生產投入,德方提供農機設備與技術。商業合作伙伴克拉斯公司(CLAAS)、雷肯公司(LEMKEN)等農機企業提供項目所需的聯合收割機、氣力式播種機、拖拉機和噴霧機等農機設備等。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下最佳的現代農機作業道路是“示范農場”一貫堅持的目標。在2010年中期評估中成功獲得第三方認可,并決定延期一年至2014年。
在“中德現代農業示范農場2012年新聞發布會”會上,中德現代農業示范農場德方場長Horst Bunge(布恩格)先生重點回顧了項目運作至今所取得的喜人成果。
首先,中德雙方人士精誠合作,以示范農場為平臺,多層次多渠道開展交流與合作。不僅舉辦中德專家知識經驗交流會、學術研討會,還邀請中方人員、相關工作人員前往德國考察、實習。
其次,中國土壤與德國農藝技術、農機應用相互磨合,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耕作方式。采用科學合理的耕作流程、施肥方式、精確播種技術及植保技術,不僅提高土壤養分及儲水能力,還能優化出苗率,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高單位生產率。科學的方法需要技術及優質的物質資料支持。為此該項目采用了德國拜耳公司和巴斯夫公司的農藥,以及KWS公司提供的出苗率高、產量高的優質種子。硬件上,先進的德國農機在實踐中能夠有效節約人工成本,提高耕作效率,其配備的車載電腦遠程通信系統,使耕作更為精準。盡管其設備成本較高,但在后期維護、油耗、耕作效率上優勢明顯。最后,“示范農場”作為中德在農業領域的一次合作,始終務實的強調其普遍的“示范”意義。因此,該項目每年七月舉辦“田間日”活動,對公眾開放。中德專家聚集在田間地頭,向觀眾展示不同耕作方式、技術下的對比試驗結果,并親自演示德國農藝技術及農機的使用。項目不僅在當地示范,更在整個中國進行巡回演講與技術培訓,已在哈爾濱、銀川、南京、遼寧、山東等地成功舉辦,并與當地農機、農藝專家熱忱探討。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