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加快發展寧波品牌農業
加快發展寧波品牌農業
來源: 寧波日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2-05-29 閱讀次
品牌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也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又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競爭力增強的重要途徑。聯系寧波實際,加快發展品牌農業,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產品市場化和服務社會化,加快農業增長方式由數量型、消耗型、粗放型向質量型、科技型、效益型轉變;有利于促進企業創新經營機制,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形成一批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品牌農產品,增強產業集聚能力,不斷提升農業競爭力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近年來,寧波市積極打造農業品牌,品牌意識逐漸增強,創牌格局基本形成,品牌營銷有序推進,品牌效應逐步顯現,品牌農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但還存在著農業品牌創意有待強化、農業產業體系有待完善、創牌主體力量有待壯大、品牌科技含量有待提升、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大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作為國家“品牌之都”和“首批國家商標戰略示范城市”稱號的寧波,更應該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強化品牌農業意識,順應現代農業發展新趨勢,源源不斷地為加快發展品牌農業注入強勁動力。
切實增強品牌意識,著力打造知名農業品牌。通過有關法律法規宣傳、典型示范引路、具體指導等方式,增強生產經營主體的商標法律意識,激發注冊商標和使用商標的積極性。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等加強協作,整合現有農業品牌,大力支持傳統農產品、歷史品牌產品的集中產區,積極申報原產地保護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打造農業區域品牌。努力做好馳名、著名、知名商標的推薦申報工作,積極推進農產品商標和證明商標的國際注冊,實現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充分運用信息網絡、廣告新聞等各種媒體平臺,通過各類展示、展銷活動,大力加強名牌農產品和品牌農業形象的塑造宣傳和營銷推介,不斷挖掘品牌內涵,進一步擴大品牌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知名度、占有率和影響力。
加快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繼續擴大品牌農業影響力。加快建設兩大特色產業帶和四大特色農業區塊,重點實施糧食生產功能區、20個現代農業綜合區、60個主導產業示范區和120個特色農業精品園建設,加速形成產業集聚、功能融合、特色鮮明的區域化現代農業布局。大力發展產品特色鮮明、競爭優勢明顯、品牌效應突出、經濟效益領先的精品農業、設施農業、循環農業、精致農業、外向型農業,重視發展高品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環境效益的有機農業、創意農業、數字農業、休閑農業、物流配送等新型特色業態農業。通過特色優質農產品的規模生產與銷售,提高市場占有率,從而為提升品牌農業影響力奠定良好基礎。
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做大做強做優品牌農業。扎實推進農業產業化“強龍帶動”工程,培育壯大一批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經營水平高的龍頭企業。加快發展一批產業關聯度大、精深加工水平高、具有特色競爭優勢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扶持培育一批有強大的市場經營能力的貿易流通型的龍頭企業和農產品物流基地,積極搭建品牌農產品產銷服務平臺,大力推進品牌農產品現代物流業,不斷提高品牌農業的輻射面。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壯大品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專業農戶”的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深入實施農業標準化,切實加強農業投入品全過程監督管理,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機制和可追溯制度建設。
加大農業科技創新,不斷提升農業品牌價值。切實加大農業科技科研創新平臺的扶持力度,實施現代種業工程,健全良種育繁推體系,著力加快引進、選育和推廣一批高產優質的雜交水稻、特色優質的蔬菜、瓜果、茶葉和優質高產的畜禽、水產等優良品種。強化農業科技創新研究,重點支持良種引育、高效栽培、健康養殖、防災減災、節水節本、肥藥減量增效、廢棄物綜合治理等十大科技創新。努力構建一個從農業生產、加工到營銷的技術創新體系,集成開發和重點示范一批農業重大關鍵技術,攻克一批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農產品加工、保鮮中的重大技術瓶頸問題。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團隊和區域農業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形成“專家+團隊+科技人員+生產經營主體”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廣和快速轉化機制,有效推升品牌生成全過程的科技含量。
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合力推進品牌農業發展。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農業品牌化建設的組織領導,制定加快發展品牌農業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盡快形成“政府推動、企業主動、市場拉動”共同推進品牌農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格局。加快建立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三位一體”基層農業公共服務體系,深入實施生產、經營者的素質提升工程。進一步完善農業信息化公共平臺建設,加快構建一個融信息采集發布、農產品銷售、品牌運作、預警管理于一體的現代品牌農業信息綜合服務體系。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制定商標、名牌保護自律制度,逐步形成企業自我保護、政府依法保護和司法維權保護三位一體、相互結合的品牌質量保證體系和誠信保護體系,科學規范品牌經營,自覺維護品牌形象。
近年來,寧波市積極打造農業品牌,品牌意識逐漸增強,創牌格局基本形成,品牌營銷有序推進,品牌效應逐步顯現,品牌農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但還存在著農業品牌創意有待強化、農業產業體系有待完善、創牌主體力量有待壯大、品牌科技含量有待提升、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大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作為國家“品牌之都”和“首批國家商標戰略示范城市”稱號的寧波,更應該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強化品牌農業意識,順應現代農業發展新趨勢,源源不斷地為加快發展品牌農業注入強勁動力。
切實增強品牌意識,著力打造知名農業品牌。通過有關法律法規宣傳、典型示范引路、具體指導等方式,增強生產經營主體的商標法律意識,激發注冊商標和使用商標的積極性。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等加強協作,整合現有農業品牌,大力支持傳統農產品、歷史品牌產品的集中產區,積極申報原產地保護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打造農業區域品牌。努力做好馳名、著名、知名商標的推薦申報工作,積極推進農產品商標和證明商標的國際注冊,實現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充分運用信息網絡、廣告新聞等各種媒體平臺,通過各類展示、展銷活動,大力加強名牌農產品和品牌農業形象的塑造宣傳和營銷推介,不斷挖掘品牌內涵,進一步擴大品牌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知名度、占有率和影響力。
加快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繼續擴大品牌農業影響力。加快建設兩大特色產業帶和四大特色農業區塊,重點實施糧食生產功能區、20個現代農業綜合區、60個主導產業示范區和120個特色農業精品園建設,加速形成產業集聚、功能融合、特色鮮明的區域化現代農業布局。大力發展產品特色鮮明、競爭優勢明顯、品牌效應突出、經濟效益領先的精品農業、設施農業、循環農業、精致農業、外向型農業,重視發展高品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環境效益的有機農業、創意農業、數字農業、休閑農業、物流配送等新型特色業態農業。通過特色優質農產品的規模生產與銷售,提高市場占有率,從而為提升品牌農業影響力奠定良好基礎。
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做大做強做優品牌農業。扎實推進農業產業化“強龍帶動”工程,培育壯大一批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經營水平高的龍頭企業。加快發展一批產業關聯度大、精深加工水平高、具有特色競爭優勢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扶持培育一批有強大的市場經營能力的貿易流通型的龍頭企業和農產品物流基地,積極搭建品牌農產品產銷服務平臺,大力推進品牌農產品現代物流業,不斷提高品牌農業的輻射面。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壯大品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專業農戶”的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深入實施農業標準化,切實加強農業投入品全過程監督管理,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機制和可追溯制度建設。
加大農業科技創新,不斷提升農業品牌價值。切實加大農業科技科研創新平臺的扶持力度,實施現代種業工程,健全良種育繁推體系,著力加快引進、選育和推廣一批高產優質的雜交水稻、特色優質的蔬菜、瓜果、茶葉和優質高產的畜禽、水產等優良品種。強化農業科技創新研究,重點支持良種引育、高效栽培、健康養殖、防災減災、節水節本、肥藥減量增效、廢棄物綜合治理等十大科技創新。努力構建一個從農業生產、加工到營銷的技術創新體系,集成開發和重點示范一批農業重大關鍵技術,攻克一批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農產品加工、保鮮中的重大技術瓶頸問題。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團隊和區域農業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形成“專家+團隊+科技人員+生產經營主體”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廣和快速轉化機制,有效推升品牌生成全過程的科技含量。
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合力推進品牌農業發展。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農業品牌化建設的組織領導,制定加快發展品牌農業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盡快形成“政府推動、企業主動、市場拉動”共同推進品牌農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格局。加快建立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三位一體”基層農業公共服務體系,深入實施生產、經營者的素質提升工程。進一步完善農業信息化公共平臺建設,加快構建一個融信息采集發布、農產品銷售、品牌運作、預警管理于一體的現代品牌農業信息綜合服務體系。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制定商標、名牌保護自律制度,逐步形成企業自我保護、政府依法保護和司法維權保護三位一體、相互結合的品牌質量保證體系和誠信保護體系,科學規范品牌經營,自覺維護品牌形象。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麻涌加快推動糧油產業轉型
- 下一篇:校地合作 共推現代農業建設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