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了優良的品種和種子之后,適期播種可以獲得較高產量和效益。在—定的氣候及生產條件下,對于特定品種,理淪上只有一個最適播種期或最適播種時段,但是由于氣候與技術的原因,目前還不能在產前精確確定最佳播種期。
影響播種期的因素
溫度。在我國春玉米產區,溫度是影響播種期的重要因素。—般認為,當土壤溫度低于8℃時;種子發芽比較緩慢,苗勢弱,出苗不整齊,病蟲害較為嚴重。當種床溫度至少有5天~10天的時間已達到8℃—12℃時,可以播種。
水分和通氣性。干旱可導致發芽出苗不整齊,嚴重時出現芽干毀種。若土壤水分含量過高,土壤通氣性較差,土壤溫度回升較緩, 也不利于出苗。播種時理想的土壤水分含量為70%~75%。在土壤墑情較差,播種期間干旱時間較長的年份和地區,需進行灌溉或坐水種。此外還可調整播期,使玉米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抽雄前15天至抽雄后的15天內避開季節性的干旱。
生育期。中早熟品種適播期較長,可根據氣候、土壤以及綜合生產形勢選擇播種期。
光溫特性。光溫敏感性較差的品種如中單9409,往南方和北方種植。生育期變動不大。光溫敏感的品種如掖單13,在不同地區種植生育期有較大變化。
播期應適當調整
適當調整播期。可減少病蟲害的危害。如在晉中地區和東北平原,調整播種期可大大減少玉米病毒病和多黑穗病的發病率。
在兩熟或多熟區,播種期還需考慮茬口的安排,以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率和周年生產瘤益。如小麥--玉米一年兩熟區,夏玉米的播種期要根據小麥的收獲期來安排,小麥收獲后,要及時搶墑、造墑,搶早播種。種夏玉米常有等雨播種的習慣。如果選用的是晚熟品種或中熟品川,切不要等雨播種。在黃淮南部地區,如果麥收后土壤墑情較差,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種植效益,早熟品種或中早熟品種可以適當等雨播種,但時間要控制好,保證玉米能夠正常成熟。如山東西南部地區,冬小麥的播種期約在10月1日-10月10日,因此玉米應該在10月1日前能夠成熟,如果是種植期90天的品種,則最好在6月30日前播種。
在適宜的播期內,春玉米適時早播可以獲得較高的產量和品質。但研究也表明,過早播種,溫度較低,玉米出苗緩慢,病蟲害加重,而當5月下旬至6月上旬溫度適宜時,由于幼苗細弱,生長較為緩慢,反而不能有效地利用溫度。而適時晚播,種子出苗快,苗勢壯,反而能更好地利用回升的溫度。如果最適播種期已過,播種、重種或補種時——定要選擇中早熟或早熟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