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送999只綠海龜回家
送999只綠海龜回家
10月23日,在我國唯一的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省惠東港口海龜灣,伴著陣陣浪濤的呼喚聲,999只綠海龜蹣跚前行,投入了大海的懷抱,這些來自海洋的“神奇大使”回家啦! 為了對海龜洄游路線進行追蹤研究,研究人員還在其中一只大海龜的背殼上安裝了衛星跟蹤儀,給500只綠海龜置入了電子芯片。這是記者從農業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在惠東縣舉行的南海海龜放流活動暨2006國際海龜年宣傳月啟動儀式上看到的令人振奮的一幕。 農業部部長杜青林在講話時說,自古以來,人們對海洋就有“魚鹽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認識,在保護和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歷心于山海而國家富”的思想,沿海地區成為世界經濟、社會、文化最發達與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類活動日益頻繁,海洋污染嚴重,海洋開發利用過度,導致海洋生物資源衰退,珍稀物種瀕危程度加劇,各種生態災害不斷發生,嚴重影響了人類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國就開始積極探索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有效途徑,30多年來,我國相繼制定和實施了海洋捕撈許可、伏季休漁、捕撈漁船和功率雙控、捕撈產量“零增長”和“負增長”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對養護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資源發揮了積極作用。 杜青林指出,這次以“珍愛海龜,保護海洋”為主題的海龜放流活動,是貫徹《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再一次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政府堅定不移地踐行保護資源、愛護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決心和信心。 杜青林呼吁,為了擁有同一片碧水藍天,讓我們攜起手來,以實際行動珍愛海龜,保護海洋,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而努力。 廣東省省長黃華華表示,“十一五”期間,廣東省將繼續加大海洋資源環境保護力度,著力打造生態海洋,推動海洋經濟資源環境的科學與和諧發展。
農業部漁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活動還放流了石斑魚、鯛、蝦苗和中國鱟等水產種苗。今年以來,農業部為配合《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的貫徹實施,組織開展了全國漁業資源增殖放流行動。據對30個省(區、市)不完全統計,截止9月底,各地舉辦了各種形式的放流儀式達605次,累計向天然水域投放各類漁業資源苗種159.8億尾(粒),放流品種近90個,投入資金約1.8億元。這也是我國近年來在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方面組織開展的放流規模最大、投入資金最大、涉及省份最多、舉辦儀式次數最多的一次行動。
據悉,農業部將從10月23日至11月23日,持續在全國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際海龜年宣傳月系列活動。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海洋館或水族館,將通過圖片展示、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集中開展海龜科普集中宣傳活動,向大眾普及海龜知識;在我國南海水域海龜主要棲息地將集中開展海龜保護專項執法行動,清查非法捕捉海龜行為。 |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水平穩中有..
- 下一篇:建設新農村 拒絕新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