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酒泉:激發新動能 現代農業“多輪驅動”
酒泉:激發新動能 現代農業“多輪驅動”
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
“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核心要義,是在抓農改、強農業上下功夫見成效,就是要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對酒泉市農業走出困境,尤其是發展以戈壁農業為代表的現代農業具有戰略指導意義。
戈壁農業前景廣闊、潛力巨大。戈壁農業與傳統耕地農業相比,具有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產出高效等明顯優勢。
酒泉市委書記康軍多次強調,要借鑒陜西楊凌、山東壽光現代農業發展的先進技術和經驗,著力打造特色戈壁農業,加快發展以戈壁農業為典型的現代農業。
在肅州區總寨非耕地農業產業園區,范立德一家經營著14座溫室。去年,來自溫室果蔬的純收入達20萬元。
在酒泉市農村,像范立德這樣靠現代農業發家致富的農民有不少。他們用機智的頭腦和科學的經營方式,在發展現代農業的路上,鼓起了“錢袋子”、住上了新房子、過上了好日子。
2013年以來,酒泉市農業農村工作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提出的“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取得了現代農業水平明顯提升、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產品供給穩定充裕的良好成效。
金塔縣中東鎮大力扶持發展制種產業,積極引導農民組建制種專業經濟合作組織,推行“公司+農戶”的種植模式,制種產業逐步走上“標準化生產、訂單化種植、產業化經營”的新路子。隨著制種面積逐年擴大,中東鎮已成為金塔縣制種大鎮。
“我們的制種高效田,畝收入至少5000元。收入好的制種田,每畝超過1萬元。”中東鎮王子莊村村委會主任謝明德說。
目前,有12家制種公司在中東鎮建有加工基地,57家制種公司在中東鎮落實制種面積;中東鎮制種面積達4.1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84%,建成千畝精品制種示范園區20個。
近年來,酒泉市聚力發展高效瓜菜、現代制種、優質林果、特色中藥材、草食畜牧業等五大優勢特色產業和枸杞、小雜糧等區域性名優特色產品,產業格局更加鮮明、增收支撐更加有力。
據農牧部門統計,至目前,全市優勢特色產業達217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80%。打造了以肅州區、金塔縣、玉門市為主的65萬畝高效蔬菜和45萬畝現代制種生產基地,以敦煌市、瓜州縣、金塔縣為主的45萬畝名優果品和20萬畝精品蜜瓜生產基地,以瓜州縣、玉門市移民區為重點的35萬畝特色中藥材種植基地和7縣市區700萬只肉羊養殖基地的區域特色經濟圈。園區化、設施化、規模化、高效化、機械化已成為我市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和顯著特點。
近年來,酒泉市先后建成肅州區、敦煌市2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玉門市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和120個市、縣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全市現代設施農業面積達43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17%。其中,日光溫室7.2萬畝、鋼架大棚11.8萬畝、設施葡萄28萬畝。
特別是在充分利用非耕地推進設施蔬菜發展方面,酒泉市深入探索,走出了一條利用非耕地發展設施蔬菜、綜合應用無土栽培探索高新技術、扎實推進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新路子。至目前,全市非耕地設施農業生產面積達到2.1萬畝,
建成非耕地設施蔬菜產業園10個,成為全國最大的非耕地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和有機無土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基地。
玉門市赤金鎮光明村3組村民張海龍告訴記者,2007年,赤金鎮注冊了“沁馨”商標,并不斷提升“沁馨”韭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沁馨”韭菜以味美、質優贏得市場青睞,遠銷新疆、河北、山西等地。除了“沁馨”韭菜,我市還培育出了敦煌葡萄、李廣杏,瓜州蜜瓜、枸杞,酒泉洋蔥,玉門花海辣椒、清泉羊肉,金塔西域陽光番茄醬、年公瓜菜、一口鮮羊肉,阿克塞哈爾騰清真牛羊肉、肅北雪山牛羊肉等150多個優質品牌農產品。
從注重質量安全農產品、名優精品農產品到品牌農產品,酒泉市農業正向提升推進和逆向鞏固拓展。近年來,全市通過在種植業、養殖業、精深加工和特色產業上爭創品牌,擴大優質安全農產品生產規模,提升影響力、知名度。全市“三品一標”農產品累計認定數達92個,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產地102個,認證生產面積120萬畝。
近年來,酒泉市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核心目標,充分利用戈壁資源,以高效、節水、生態為方向,積極發展戈壁農業,走上了一條節地、節水、高效、生態的戈壁農業發展新路子。
為解決傳統模式下在耕地上搭建日光溫室連片難、配套難、經營難等問題,我市立足市情,深入調研,提出“戈壁灘上建溫室、無土栽培增效益、產業發展創新路”的戈壁農業發展思路,探索利用戈壁非良性土地不占耕地、規劃易行、光照充足等優勢,著力打造戈壁現代農業產業園。
經過多年的發展,玉門市設施種植、特色林果、現代畜牧業發展初具規模,但還存在農產品競爭力不強、加工增值鏈條短、專業合作社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為此,玉門市提出用工業思維發展農業,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緊緊抓住經過長期探索形成的枸杞、人參果、韭菜、肉羊等優勢產業,培育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進一步提升特色農產品供給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瓜州縣在建設產業基地、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上,持續實施科技特派員基層創業行動,每年保持120名科技特派員,面向農村和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服務。按照“創新引領、科技興園、產業帶園、企業助園”的思路,通過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有效帶動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在瓜州乃至周邊地區推廣應用,推進農業新型產業發展,形成一、二、三產聯動的良好態勢,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加快瓜州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式發展。加強移民科技幫扶,培育特色優勢產業,以戶均培養1名科技明白人、戶均掌握2項以上的致富技術為核心,提升移民特色產業畝均收入水平。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山東萊蕪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動能
- 下一篇:山東:打造新引擎 培育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