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旱災水澇遲報道?小型氣象站搶先預告
旱災水澇遲報道?小型氣象站搶先預告
過去,農業工作者為了及時獲取作物種植的第一手資料,往往會親自深入田間人工采集和分析各項氣象數據。這種方法雖然常見,但能否跟得上現代農業高效發展的步伐呢?又有沒有一種方法,讓用戶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掌握了農業的綜合生態信息呢?毫無疑問,是有的!托普云農研發的新型小型氣象站讓農業氣象檢測方式走在了時代的前列,讓用戶可以提前預知即將到來的惡劣氣候,對農業氣象災害的預防起著重要的預見性作用。
眾所周知,農業氣象災害是威脅農業高產和高質的一大重要天敵。在多災頻發的貴州,該地農業年景的豐歉,大多數是因有無大范圍的持續性夏旱而定的。據悉,1995年,貴州同仁地區因夏季爆發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災,并持續20多天的高溫干旱,使該地秋糧大幅度減產。而1994年,貴州氣候非常適合水稻生長,使得該年貴州糧食總產高達到931.6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梢,氣候狀況和氣象災害確實直接關系著農業生產結果。而農業工作者也只有大力開展防災抗災工作,才能促進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那么怎么農業開展防災抗災工作呢?
在重災區多種抗災作物是一個好辦法。但這只能治標不治本,重要的是還要學會巧用氣候條件,避免或減輕氣象災害危害,確保農民增產增收。比如利用小型氣象站可以對農業綜合生態信息實行自動監控、實時監測,并可通過無線網絡傳輸數據,讓農民可以及時準確地獲取科學種田的數據,提高農村和農民抗旱防災能力。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